十二时辰的由来(时间是怎么来的?)

xl1407

本文目录

  1. 时间是怎么来的?
  2. 我国古代时辰的别称?
  3. 24时辰和别称?
  4. 日历中的12时辰分别代表几点?
  5. 时分秒的由来?

时间是怎么来的?

最早,人们是利用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平太阳日。19世纪末,将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作为一秒,称作世界时秒。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存在着不规则变化,并有长期减慢的趋势,使得世界时秒逐年变化,不能保持恒定。因此,按此定义复现秒的准确度只能达到一亿分之一秒。

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以地球公转的运动为基础的历书时秒作为时间单位,即将1900年初附近,太阳的几何平黄经为279°41'48".04的瞬间作为1900年1月O日12时整,从该时刻起算的回归年的1/31556925.9747作为一秒。按此定义复现秒的准确度提高到十亿分之一秒。

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原子秒定义取代历书时秒定义。即将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相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定义为一秒。按此定义复现秒的准确度已优于十万亿分之一秒。

我国古代时辰的别称?

1、子时:夜半,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1时)。

2、丑时: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1时至3时)。

3、寅时:平旦,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3时至5时)。

4、卯时:日出,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时至7时)。

5、辰时:食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7时至9时)。

6、巳时:隅中,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9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9、申时:哺时,(15食至17时)。

十二时辰的由来(时间是怎么来的?)

10、酉时:日入,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是至19时)。

11、戌时:黄昏,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此时夜色已深,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24时辰和别称?

时辰:

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别称”分别为:

子时——“夜半”、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日初”、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映”、申时——“哺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

日历中的12时辰分别代表几点?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即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分别所指的是: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11时~当日凌晨1时,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鸡鸣“,上午1时正至上午3时正,用地支表示则为丑时;

“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卯时,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

”食时“,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7~9时,用地支命名,为辰时;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

“日中”,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十二时辰的由来(时间是怎么来的?)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

“晡时”,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

“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它指每日的17~19时,鸡在此时归巢;

“黄昏”指太阳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人定”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

时分秒的由来?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客观存在的物质都会持续一定的过程。例如,从种子发芽到长叶、开花、结果,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的持续性,就是物质的时间属性。因此,同长度等一样,时间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量。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循环、四季的变化等等是人类最早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念。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又需要根据时间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逐渐利用日影的移动、燃料的燃烧、物质的流动等原理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例如,我国在夏代(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就创立了立杆测影的方法。根据杆影的方位变化,确定不同的时间。日晷(读作guǐ)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时器。日晷有一根固定的臂或针,还有一个刻有数字和分度的盘,将盘分成许多份,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古代人还利用某些物质的流动现象来计时,如利用水从带有漏孔的容器或漏壶中流出的量来计量时间。我国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制的刻箭上,按其一昼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长度分刻成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即为一刻,故有“百刻”之称。自西汉起用12个时辰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每一时辰合今天的2小时。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到一时为子时,夜一时至三时为丑时,其余类推。

古埃及人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是把白天定为10小时,夜晚定为12小时。由于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不一样,后来把一昼夜变化均匀地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每分为60秒。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公用的时间计量单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统一计量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1960年,经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正式把“秒”作为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也把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并选定非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天(日)、〔小〕时、分作为辅助单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博博生活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