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姓蔡的名人,梁启超的两位著名学生?

xiaozhang

本文目录

民国姓蔡的名人,梁启超的两位著名学生?

  1. 梁启超的两位著名学生?
  2. 岳麓山有哪些烈士?
  3. 蔡孑民什么意思?
  4. “蔡”姓的起源和演变?

梁启超的两位著名学生?

1882年12月,蔡锷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幼的时候在私塾读书,15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当时教他的老师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作为梁启超的学生,他有许多思想观念都受其影响,以至于之后的很多事,常常都和老师一起商讨和谋划。

1901年,蒋百里(1882-1938)赴日本留学。一到东京就去拜访心仪已久的梁启超。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宣传变法主张,介绍新思想和新学问。梁启超把蒋百里安排在自己创办的清华学校读书。不久,蒋百里在清华学校结识了梁启超的学生蔡锷,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蒋百里从此奉梁启超为师,并在梁师的介绍下和蔡锷一起到日本成城学校学习军事。

岳麓山有哪些烈士?

岳麓山也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里长眠了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为舍生取义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还长眠了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那一座座为他们树立的丰碑墓志,永远昭示和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构成了岳麓山的一幅幅悲壮肃穆的人文景观岳麓山上有几座合墓,陈天华、姚宏业墓就是其中之一。墓建在麓山寺的左后方,分冢共茔,各以花岗石砌成石棺,并列于坟茔之内,外以石砌围护。因碑上有“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字样,想来碑石应为葬后而立。墓前另有民国辛酉年(1921年)曾继悟等人为颂扬烈士伟业而刊刻的碑文位于岳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上方。抗日战争期间三次长沙会战,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第73军于长沙外围抗击日军。该军所属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及将士,第77师、193师、50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1946年春,最后一任军长韩俊指令专人督修公墓于此。公墓由忠义观、陵墓、墓碑、石阶、墓庐等部分组成,均以花岗石铺砌。从山坡下到墓区约百余米台阶石级。墓呈正方形,二级基座,墓座居中,墓碑方柱平顶,立于其上,正面向东,中刻楷书:“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另一面碑词“精神不死”为蒋介石所书。碑阴及两侧分别刊“凛冽万古”,“碧血丹心光耀天地”,“名山忠骨万古长存”。墓后为存放阵亡将士骨灰处。门洞三个,中门上额题名“忠义现”,两侧对联:忠昭大麓;义塞苍冥。黄兴墓位于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上方,座西朝东,俯瞰着英雄的长沙城。脚下湘江环绕,似依依罗带滔滔北去,桔子洲绿草如茵,像长蛇蜿蜒江心。地势开阔,“极目楚天舒”,衬出了先烈生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壮烈气势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豪情。长沙岳麓山,自古号称“湖湘第一名胜”。然而,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里还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一大批志士仁人的长眠之地。基中,既有我国辛亥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活动家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蒋翊武、刘道一、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等的墓地,又有在辛亥援鄂、护国诗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湖湘将士之墓。凛凛烈士忠魂,悲壮天地,足以彪炳青史而激励来者。岳麓山的烈士墓,最著名的为黄兴墓和蔡锷墓。黄兴是与孙中山并称的伟大领袖,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次年移柩长沙,4月15日在岳麓山举行隆重的国葬仪式,安葬于云麓峰附近。其墓座西朝东,形势开阔,规模宏大。由3层台阶百余级踏步而上,正中为铁栏石柱围护的花岗石方形墓基,一座由整块花岗石琢成、嵌着镌有“黄公克强之墓”的青铜碑匾的墓碑矗立其上,四棱尖顶,犹如一柄锋利的长剑直插云天。蔡锷亦为辛亥伟人,曾以最先举起“讨袁护国”旗帜而誉为“再造共和”的英雄。他于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病逝,次年4月12日国葬于岳麓山。蔡锷墓处山腰白鹤泉后,也是一座大型花岗石墓葬,基座宽阔,花岗石的圆形墓冢上立着矩形尖顶墓碑,镌有“蔡公松坡之墓”大字的青铜匾嵌正中。墓围为圆形石栏,刊有24块青石,镌刻了谭延闿、唐继尧、刘显世等全国各省督军省长撰书的诔词挽诗。自民国以来,每逢清明时节或烈士忌辰,长沙人民就来此扫墓献花,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不尽哀思。这里所刊载的就是30年代人们所摄下的先烈墓照。

蔡孑民什么意思?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姓的起源和演变?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民国姓蔡的名人,梁启超的两位著名学生?

3、源自少数民族。宋朝以后,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朝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为汉姓蔡。这些外族在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兴盛于东北地区。扩展资料蔡姓名人:1、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2、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3、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博博生活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