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剧团起名,侗戏金汉讲的是什么

xl1407

本文目录

  1. 侗戏金汉讲的是什么
  2. 中国传统四大表演
  3. 请问剧团要起什么名字呢
  4. 四大戏剧剧种是什么
  5. 乐山曲艺节在乐山哪里

侗戏金汉讲的是什么

根据民间传说和琵琶歌编写。天龙金宝下凡投胎到松堂家,取名金汉。金汉长大后与列美相爱,二人各自退了原已订下的姑表亲,列美女扮男装随金汉逃走,在金汉伯父的帮助下,得到双方家庭谅解,二人回家成亲。

婚后金汉又与寨上杨妍和莫娘姐妹来往,列美闻知责问,金汉则借口出去买鱼为名避开。杨妍姐妹怀孕,等金不归,二人自尽,阴魂将金捉去。

列美出门寻找金汉,在神的指引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至阴司见到金汉。

金汉见列美寻来,又羞又愧,悔恨不已,时正值玉帝下阴司查访,得知此情,念列美寻夫不易,放金汉还阳,使其夫妻团圆。湖南各侗戏剧团大都有此剧目

中国传统四大表演

>

我国的四大主要戏剧剧种是京剧、评剧、豫剧、越剧

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为中国戏曲剧种之首

。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猛的男人,别称“大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别称“小花脸”)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2.评剧是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乎都有评剧院团(京津冀东三省河南广西新疆青海内蒙云南贵州重庆武汉江西山西山东陕西安徽等)。评剧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

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首先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为剧团起名,侗戏金汉讲的是什么

3.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其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有“中国首先大地方剧种”之称。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为剧团起名,侗戏金汉讲的是什么

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是在当地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后与传入河南的昆曲和秦腔等剧种相结合而成,二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三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4.越剧又称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比较广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发展于上海,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主要是马塘村为主,可以说是越剧的起源了,越剧起源应该是在马塘了,因而越剧应该有近150年的历史了),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中华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

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

1960年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人(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请问剧团要起什么名字呢

天音剧团新韵剧团。

如果能具体告之是哪类剧团,可以帮您想个更贴切的。

四大戏剧剧种是什么

>

大戏剧剧种是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比较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比较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首先大地方剧种。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乐山曲艺节在乐山哪里

在实图镇。乐山人历来就喜欢川剧,曾经的川剧团还有个出名的丑角叫邱福星,他唱的《驼子回门》及《皮金转灯》那可是一绝。川剧团后来与歌舞剧团合并了,里面出了个大明星——陈小艺。现在提倡振兴川剧,在东大街旧的川剧院原址新装修了一个剧院,取名“新又新大剧院”。里面常有新排曲目演出。

编辑结语

关于为剧团起名,侗戏金汉讲的是什么的讨论相关内容本站进行了详解,以后还会继续分享相关的内容,希望您感兴趣,您的喜欢是对我们的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博博生活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