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取名大全集(纸版画的来源?)

wang

本文目录

  1. 纸版画的来源
  2. 南阳各县古称

纸版画的来源

真正版画的诞生,比较早可以追溯到隋朝,当时的政治、经济相对繁荣,隋文帝大兴佛、道二教,而版画印制主要是为了传播佛教,用于印制《金刚经》,给广大信徒作宜传。它比较开始相当于现在的手工印刷厂,单单起复制性作用,没有任何艺术性的创作。

南阳各县古称

一、卧龙区

位于南阳市的中部。在历史上它属南阳县管辖。它是1994年11月南阳撤地设市时新划出的县级区。它的区名与卧龙岗有关。南阳城西有一高岗,北从紫山开始,南到唐湾为止,一道丘陵绵延起伏40余里,形状好像一条巨龙昂首伏卧于此,龙头就在卧龙岗一带。再加上东汉末年诸葛亮曾躬耕于此,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人称“卧龙先生”,所以就取名卧龙区,以资纪念。

卧龙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北有申国,西有吕国。战国至东晋这里叫宛县。其中西汉时西南部有杜衍县,南部有淯阳县,北部有西鄂县;新朝时曾叫南阳县。北周时有上陌县、上宛县、随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又开始叫南阳县。我国古代给地方命名时,有个山南水北为“阳”的原则,因为它位于伏牛山南麓,汉水北边,占有两个“阳”字,所以叫南阳,至到1994年11月,南阳撤地设市时,才改名为卧龙区。这个县名一直使用了1411年。

二、宛城区

位于南阳市的中东部。它的历史沿革与卧龙区相似,在历史上,都属于南阳县管辖。1994年11月,南阳撤地设市时,新成立宛城区。

区名的来历与宛城有关,从春秋开始,这里建宛邑,后叫宛城,县名叫宛县。宛城因地形而名,《尔雅·释丘》中说:“宛,四方高中央下也。”南阳的地理形势就是三面环山,中间低洼,像个放着的碗一样。在先秦时期宛、碗同义,所以过去这里也称南阳盆地,宛城的来历就在于此。

宛城区历史也非常悠久,商朝时南部有谢国。战国至东晋这里叫宛县;西汉时,南部属淯阳县。新莽时叫南阳县。东汉时,东北部有个博望县。北周属上陌县、上宛县、随开皇三年(583年),又开始叫南阳县。至到1994年11月,才改为宛城区。如果从南阳县正式算起至到1994年,也有1411年的时间了。

三、镇平县

位于南阳市的中西部。西周时属吕国,秦朝时属宛县。两汉时,南部属涅阳、安众两县。新朝时叫前亭。西魏并入临湍县。北周时仍名涅阳县。随朝叫课阳县。唐初析为深阳、安国两县。在历史上,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曾合并到穰县。唐朝后期、宋朝和明朝初期,又曾合并到南阳县,五代十国时合并穰县。

印刷厂取名大全集(纸版画的来源?)

金代兴定四年(1220年)4月,穷苦农民鱼张二于五垛山聚集农民1000多人,举行起义,反对金朝统治者,经过几年斗争,比较后失败。鱼张二被俘牺牲,起义人员被迫遣送到归德、睢县、陈州、许昌等地。金正大三年(1226年),金朝统治者取“镇压平定”之意,将原来唐朝时的深阳、安固二县的地方改名为镇平县,至今已有788年历史了。

四、内乡县

位于南阳市的西部。内乡县历史悠久,春秋为析邑,秦朝为郦县、西魏改中乡,隋朝叫菊潭。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为避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之讳,改中乡为内乡,因地处伏牛山本部比较深处,交通闭塞,与外界接触较少,故称内乡。金代曾将淅川县合并内乡。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又将淅川单独划出。如今西峡县在历史上,隶属内乡管辖,县城设在西峡口。元朝初期,县城迁到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当时的内乡是南阳面积比较大的县份,从东南到西北长约300余里,面积将近6000平方公里。1948年5月,西峡口解放,遂从内乡县西北部析出西峡县。内乡县名使用至今已有1430年历史了。

五、西峡县

位于南阳市的西北部。西周为鄀国地,战国有析县,西魏属中乡县。唐开元二十四年(956年)属中乡、菊潭两县。在元代初期以前,中乡、菊潭县城都设在西峡口,元朝才迁到渚县镇。至到新中国建立以前,它一直属内乡县辖。

1948年5月,西峡口解放。从内乡县析出西峡。因为民国年间,宛西实行地方自治,内乡民团司令别廷芳曾在这里长期进行内乡自治,建有发电站,酿酒公司、造枪厂、印刷厂等,工业基础较好,1949年1月改建为西峡市。当年12月又恢复为西峡县。之所以名为西峡,是因为它位于伏牛山西部的深山老林中的峡谷地带,又处于南阳府的比较西部,旧称西峡口。该历史不算太长,使用西峡县名称只有66年时间。

六、淅川县

位于南阳市的西北部。春秋属楚、鄀二国,秦设丹水、内乡二县。西汉有顺阳、南乡等县。南朝梁时设淅川县。因析水(古称析川,今名老鹳河,流经析谷而得名)从西峡南下流经淅川县比较终汇入丹江,故名。唐名淅川。金代将淅川合并到内乡。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重新建立淅川县。因地处豫鄂陕毗邻地区,属于兵家必将之地,清末道光和光绪年间,曾两次设厅,名为淅川厅,与南阳府平级。民国年间仍名淅川县。至到今天,已经有1512年的历史了。

七、邓州市(现已脱离南阳管辖)

位于南阳市的西南部。历史十分悠久。夏朝至春秋属邓国,战国时有穰(瓤)、邓、山都三县。西仅有穰、涅阳、冠军、乐城、山都、朝阳六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开始称邓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南阳郡治迁移邓州,至到清代,一直名曰邓州,与唐州齐名,是南阳的又一大行政中心。民国二年(1913年),邓州改为邓县。1988年11月17日,再次恢复邓州。邓国历史很早,夏朝仲康封其子于邓,时称邓国,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了。

八、新野县

位于南阳市的南部。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名为烝野(一作蒸野,意为广阔美好的田野)。西汉初年,因在烝野设县故名新野县。一说西汉末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在县东南部王庄镇建新都城,县境处在新都之野,故名新野。西汉县西南部还有朝阳,县东北部还有棘阳两县。西晋太康年间(281-289年)为义阳郡治所。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新州。唐末,降新野县为镇,属穰县。元化至今仍称新野。至今新野县的名称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印刷厂取名大全集(纸版画的来源?)

九、唐河县

位于南阳市的东南部。周朝时,县境南部有蓼国。秦朝置湖阳、陈阳两县(在今湖阳镇),南北朝北魏时置石马县(又名上马县)。初唐为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石马县为泌阳县。明洪武二年(1368年)再次改名唐州,因县南有唐子山故名。民国二年(1913年),国会议员提案认为,直隶省(今河北省)也有唐县,容易引起混淆,经国家批准改为沘源县。后因沘水发源于泌阳县西北部羊册一带,而不发源于唐河县,沘源之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唐河这条河流从南阳县赊旗镇南的兴隆镇南下,纵贯唐河县境,故民国十二年(1923年)又改名为唐河县,唐河县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使用唐河县名,至今还不到100年间。

十、桐柏县

位于南阳市的比较东南部。西汉时有平氏、复阳两县。三国时由平氏县析出义阳县。南朝齐代置围山县,梁置淮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桐柏县,因县境所处位置在桐柏山区而命名。南宋至元代几次废县为镇,属唐州所辖。以后又曾两次属湖北省枣阳、随县管辖。桐柏县属于山区县,偏于一隅,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在历史上隶属关系演变较大,但其县名至今已有1415年历史。

十一、社旗县

位于南阳市的东部。历史上没有此县。1965年11月,由南阳县赊旗镇、桥头区、青台区,唐河县太和区,泌阳县饶良区,方城县郝寨区共1镇5区24个人民公社,以赊镇为县城建立新县。赊旗镇的来历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有关。传说刘秀当年起义反对王莽政权,曾在这里一刘姓酒家赊了一面酒旗,作为招兵买马的大旗,比较后终于推翻王莽新朝的统治,建立了东汉政权,故称赊旗镇。1965年10月,国务院审批此县时,周恩来总理建议,将赊旗镇改为社旗,即将“赊”的一声字改为“社”的四声字,寓意为“高举社会主义红旗”。经国家批准,比较后定名为社旗县,至今只有49年的历史。

十二、方城县

位于南阳市的东北部。按面积来看,是南阳市第二个比较大的县份。

西属属鄫国,秦置阳城县,西汉至东汉为堵(音“者”)阳县。因县境西部堵水(后因距县城三华里改名三里河)发源于拐河镇泉白山南面,流经堵乡,再经城南注入潘河,故名。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为赫(音“者”)阳县,因为方城山上的石头呈现红褐色,即赭色,故名。北魏置方城县。因县东北部有方城山,山上修筑有长方形城池,又称简方城,故名。北宋降方城为镇,属南阳县,金代改为裕州。民国二年(1913年)再置方城县,一直沿用下来。从历史上算起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

十三、南召县

位于南阳市的北部,是南阳市面积比较大的一个县份。

西汉建雉县,因地处伏牛山区,山上多雉鸟(野鸡)故名。又因位于南阳郡北部,又称北雉县。隋代县东北部有武川县,东南部有向城县。唐河向城县改为武清县。北宋、金、元时期,分属南阳、方城二县管辖,明成化十三年,重新建县,因县城东北部的鲁山县有北召店,南召县有南召店,都是宛洛大道上著名的驿站,故取名南召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再次并入南阳县,不久又恢复南召县。因县境太大,民国四年(1915年),从县的西部划出一部分新建为李青县,因县城在李青店,故名;东部仍为南召县,县城在云阳镇,半年后又撤消李青县,合并为南召县。县城设在云阳镇,偏于东部,不居中心,多有不便。建国后,迁往李青店,即今县城。南召县名使用至今已有538年历史了。

编辑结语

关于印刷厂取名大全集(纸版画的来源?)的讨论相关内容本站进行了详解,以后还会继续分享相关的内容,希望您感兴趣,您的喜欢是对我们的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博博生活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